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七子古诗

七子古诗中的边塞情怀——秋日随想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晴

晨读偶得

清晨翻看《七子诗集》,王粲《从军诗》中"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悲"一句倏然撞入眼帘。窗外梧桐叶正簌簌飘落,恍惚间竟与千年前的边塞风沙重叠。七子笔下的荒原朔气,此刻化作杯中氤氲的茶烟,在秋阳里蜿蜒成历史的纹路。

诗境与现实交织

午后漫步城郊野径,踩着沙沙作响的银杏叶,忽然想起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里"水寒伤马骨"的凛冽。现代都市的温室效应让十月依然温暖,但诗中那种刺骨的寒意,却透过文字直抵骨髓。七子们用文字铸造的边塞长城,远比砖石垒砌的更显永恒。

"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徐干《室思》)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王粲《七哀诗》)

黄昏的顿悟

暮色中重读阮瑀《驾出北郭门行》,惊觉七子诗中的"白杨多悲风"竟与小区新栽的景观杨树形成奇妙互文。古人见证战争离乱,今人经历疫情隔离,不同时空的孤独在诗句中产生共鸣。这或许就是建安七子跨越千年的魅力——他们用文字将个体悲欢锻造成人类共情的钥匙。

键盘上的边塞

晚间整理笔记时,电脑突然弹出网络安全警报。现代人面对数据洪流的惶恐,与七子诗中"临河叹浩渺"的茫然何其相似。我们在虚拟边疆的攻防战,某种程度上正是古代边塞烽火的数字变奏。敲击键盘的声响里,依稀可闻"箫鼓流汉思"的遥远回响。

七子古诗如同棱镜,将当代生活的光束折射出历史的虹彩。那些关于生存与死亡的咏叹,在快递外卖的间隙里突然闪现时,总让人怔忡良久。或许真正的边塞从来不在远方,而在于心灵对永恒命题的戍守。

夜渐深,合上诗集。电子钟显示23:17,手机里正播放着《敦煌》电子乐。这个充满科技感的夜晚,因着七子诗句的浸润,竟有了"明月照积雪"的古典清辉。建安风骨与现代文明,在日记本里完成了一场静默的对话。

七子之歌七首古诗全文合集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祖国母 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不会忘记 1842 年那个屈辱的 8 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 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

七子之歌全部七首诗词

1、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2、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

《七子之歌》的古诗合集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 《七子之歌》是中国著名学者闻一多于 1925 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 作的一首组诗,全文共七首,象征被外国列强侵占的七处中国国土, 即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我 们常听的《七子之歌·澳门》,仅仅是七首之中的第一首。 《七子之歌》作于 1925 年 ...

建安七子的诗合集

【所谓七子】 七子者: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余 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当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幹。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典论》:“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 无所假。成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七子在...

享儿女福七子古诗

享儿女福七子古诗 多子多福 丰秋喜见石榴红,茂叶繁枝灯笑丛。万子莹鲜福果幸,大吉大利运昌隆。七律·夫复何求 云温雨润我卿卿,齐在天涯逐梦行。比翼双飞拼事业,相濡以沫伴终生。九秋已过曾添子,十载刚来又产丁。永与伊人同进退,海枯石烂共芳馨。七律·游双月湾 新月如钩映夕阳,秋高气爽地苍苍。银...

七子之歌节选古诗合集

14.诗人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寄寓在所吟 咏的对象上,使这“七子”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尽管 他们被帝国主义国家所占领,但他们仍然。 15.体会、品析下列诗句的深刻含义。 ①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 心的灵魂。 ②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嗳 着我的脂膏。 ③母亲,酷...

第三节 建安七子乐府诗

陈祚明称此诗"质直悲酸,犹近古调" (《采菽堂古诗选》),作者追慕的正是汉乐府风格。 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此诗写"秦人苦长城之役",是一首据题立意,意在讽今的"筑城怨曲"(朱嘉征《乐府广序》)。梁启超氏深赞其"纯然汉人音节"。甚至说:"窃疑此为《饮马长城窟行》本调,前节'青青河畔草'一首,...

前七子诗歌理论主张

这与前七子对古诗的态度和对中晚唐诗歌的意见是有区别的,就此一点而言,前七子似乎不如高棅。但前七子对汉魏盛唐的推崇和精细研究,是从多方面、多视角(情与调、文与质、意与境、声调与气势),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创造多个范畴(神意、法度、悟入、变化、异同)进行的,在深入文本方面,比高棅、李东阳的程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