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场秋日的诗意独白
十月十五日 晴
晨起推窗,忽见庭院梧桐飘落三两黄叶,蓦然想起李清照那阕《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在唇齿间流转,竟觉今日秋光与八百年前的女词人隔空相契。
藕花深处
午后特意绕道城西荷塘。盛夏时节的接天莲叶早已化作赭色残蓬,倒伏在墨绿色的水面上,像极了易安词中"红藕香残"的意境。蹲下身细看,尚有最后几瓣褪色芙蓉倔强地立在茎端,让我忽然明白为何古人总将秋荷与文人风骨相喻。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句词在脑海中浮现时,正有木桨划破水面的声音自远处传来。撑船的老者蓑衣斗笠,恍若从宋人画卷中行出。原来千年过去,有些画面始终未变。
月满西楼
黄昏时特意带着词集登上旧书斋。当月光漫过雕花窗棂,恰好读到"云中谁寄锦书来"之句。现代人早已习惯即时通讯,却再难体会那种"雁字回时"的期盼。我试着用毛笔在宣纸上抄写全词,墨色在月光下泛着青蓝,仿佛能触摸到那个年代的温度。
- 玉簟:竹席的雅称,今人用空调凉席,再难感知"玉簟秋"的肌理
- 锦书:从前车马慢,一封信要揣在怀里捂热
- 闲愁:当代人忙碌得连忧愁都成了奢侈品
才下眉头
夜渐深时,发现手机屏幕不知何时亮起,显示着三条未读消息。哑然失笑间惊觉,我们终究活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永恒命题里。只是今人的愁绪,大约都藏在已读不回的绿色气泡中。
合上词集时,秋风正翻动书页,停在"却上心头"四字上。突然懂得这首《一剪梅》为何能穿越时空——它写的从来不只是宋代女子的心事,而是所有在岁月长河里驻足回望的,孤独而丰盈的灵魂。
一剪梅古诗词合集
李清照《一剪梅》古诗赏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作 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先写清秋时节与爱人别后,独上兰舟 以排遣愁怀,西楼望月恨雁来无书,再以两地相思之情如同花飘零、 水流东那样出之自然来说明此情无由消除,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 腔深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一剪梅》古诗赏析,欢迎阅读。 《一剪梅...
一剪梅-古诗词(六首)
一剪梅-古诗词(六首)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雨打梨花深闭门 忘了青春 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 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 千点啼痕 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 行也思君 坐也思君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
一剪梅著名的诗词合集
一剪梅·咏柳古诗词鉴赏 一剪梅·咏柳古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 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 西风,又过东风。 译文翻译 残阳如血,令人伤情,斜射着无垠的山川。故国覆亡,到处是一 派凄凉。如今只剩南明朝廷残破...
一剪梅古诗词鉴赏合集
李清照《一剪梅》古诗赏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作 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先写清秋时节与爱人别后,独上兰舟 以排遣愁怀,西楼望月恨雁来无书,再以两地相思之情如同花飘零、 水流东那样出之自然来说明此情无由消除,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 腔深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
古诗一剪梅的意思合集
而现代词学家王仲 闻编著的《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提出了不同意见:“清照适赵明诚时, 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 实。而李清照之父称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者,尤见芜陋。《琅嬛记》 乃伪书,不足据。” 一剪梅古诗翻译赏析 一剪梅古诗翻译赏析 一剪梅古诗翻译赏析 在日常学习...
李清照一剪梅全诗翻译合集
一剪梅古诗李清照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下面是小编 整理的一剪梅古诗李清照,欢迎来参考!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 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
一剪梅的诗句合集
李清照《一剪梅》古诗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古诗赏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作 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先写清秋时节与爱人别后,独上兰舟 以排遣愁怀,西楼望月恨雁来无书,再以两地相思之情如同花飘零、 水流东那样出之自然来说明此情无由消除,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 腔...